找到110条结果

  • 最近门诊有较多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且发现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呈现上升趋势,故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些关于子宫内膜癌方面的知识。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有两种发病类型:1.雌激素依赖型,顾名思义与雌激素密切相关。这种类型占子宫内膜癌的大多数。多见于年轻肥胖女性。2.另一种少见类型是非雌激素依赖型,与雌激素无明确关系。多见于老年体瘦妇女,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目前病因并不十分清楚,主要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1.患多囊卵巢综合征2.患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3.绝经后长期服用雌激素4.乳腺癌术后长期服用他莫西芬5.有内膜家族史6.患高血压或糖尿病或不孕不育或绝经延迟
    何拉曼 副主任医师 2024-06-03 13:47:56
  • 最近门诊有较多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且发现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呈现上升趋势,故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些关于子宫内膜癌方面的知识。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有两种发病类型:1.雌激素依赖型,顾名思义与雌激素密切相关。这种类型占子宫内膜癌的大多数。多见于年轻肥胖女性。2.另一种少见类型是非雌激素依赖型,与雌激素无明确关系。多见于老年体瘦妇女,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目前病因并不十分清楚,主要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1.患多囊卵巢综合征2.患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3.绝经后长期服用雌激素4.乳腺癌术后长期服用他莫西芬5.有内膜家族史6.患高血压或糖尿病或不孕不育或绝经延迟
    何拉曼 副主任医师 2024-06-03 13:46:57
  •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子宫内膜组织中,这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该疾病的发生通常起源于子宫内膜的细胞,如果这些细胞发生异常增生并恶变为癌细胞,就会形成子宫内膜癌。因此,对于女性而言,了解子宫内膜癌的早期发现方法,提高预防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了解子宫内膜癌的症状和风险因素对于早期发现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常见的子宫内膜癌症状包括异常阴道出血尤其绝经后阴道出血、盆腔疼痛以及腹部肿块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暗示着子宫内膜存在异常,需要引起女性的高度重视。此外,一些特定的风险因素也会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概率,如年龄、遗传因素比如林奇综合征、肥胖以及
    刘平 主任医师 2024-06-12 09:31:26
  •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在发达国家,子宫内膜癌已经成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状况的改善,该病在国内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   更年期出现四类症状要警惕!   子宫内膜癌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基本上是一种多见于中老年妇女的肿瘤。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对于进入更年期或老年期的妇女,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就要引起警惕。   1.阴道不规则出血   各种类型的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癌最突出的症状,由于50%~70%患者发病于绝经之后,故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出血,即使是很少量出血或偶尔发生的出血,也需要重视。幸运的是,多数绝经后阴道出血并不都是,应
    王雷 副主任医师 2017-02-10 14:22:33
  • 的关系,如绝经过渡期无排卵性功血、多囊卵巢综合征、能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等,都可导致体内雌激素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在这种高水平的雌激素刺激下,子宫内膜“疯狂”地增生,最终导致癌变。这种高水平的雌激素刺激,还跟现代社会一些女性长期服用某些保健品、滋补品有一定关系,因为这些滋补品中大多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同样也可以对子宫内膜产生不良刺激。此外,肥胖的女性,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女性,未婚、未育的女性,绝经年龄延迟的女性,有瘤家族史的女性等,也都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人群。   警报:绝经后阴道流血需重视   由于子宫深居盆腔中央,子宫内膜癌早期一般症状不明显,又不具备宫颈癌那样可以通过宫颈刮
    王雷 副主任医师 2017-02-24 20:38:42
  •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属于子宫体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在过去十年中,中国新发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从2013年的61900例增长为2022年的77700例,增幅达26%。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也呈上升趋势。NCCN也在不断更新指南,2024.12.16发布2025年第一版本子宫内膜癌指南,现予以解读。 一、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可分为内膜样腺癌、浆液性、透明细胞癌、未分化/去分化肉瘤。一、术前辅助检查 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生化检查
    李芳 主任医师 2025-01-16 21:14:39
  •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属于子宫体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在过去十年中,中国新发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从2013年的61900例增长为2022年的77700例,增幅达26%。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也呈上升趋势。NCCN也在不断更新指南,2024.12.16发布2025年第一版本子宫内膜癌指南,现予以解读。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可分为内膜样腺癌、浆液性、透明细胞癌、未分化/去分化肉瘤。一、术前辅助检查 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生化检查、CA125
    李芳 主任医师 2024-12-31 12:55:31
  • 十一、病理学评估原则(包括肉瘤和神经内分泌癌) 子宫 包括子宫切除术的类型、标本的完整性(完整、切开、碎瘤术后或其他)、肿瘤位置(宫腔内膜子宫下段、息肉)、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程度(如适用)、肌层浸润(浸润深度/肌层全层厚度,以mm为单位)、子 宫颈间质受累及淋巴脉管间隙浸润。 其他受累组织/器官 (1)输卵管、卵巢、阴道、宫旁、腹膜、大网膜及其他。(2)腹水细胞学。(3)淋巴结(如切除):前哨淋巴结需进行超分期以检测较小肿瘤转移灶;孤立肿瘤细胞分期为N0(i+),虽不会提高分期,但影响辅助治疗决策;淋巴结转移的水平(如盆腔,髂总及腹主动脉旁);孤立肿瘤细胞转移、微转移及
    李芳 主任医师 2025-01-20 10:31:55
  • ,多囊卵巢综合征有长期无排卵或少排卵。女性的子宫内膜直接受卵巢激素的影响每个月生长增厚,排卵后卵巢分泌的孕激素令内膜在增厚的基础上更加营养丰盛为妊娠做准备如果没有怀孕,孕激素下降,子宫内膜就会剥脱排出,这便是我们看到的月经。如果长期没有排卵,子宫内膜在雌激素作用下持续增殖过度又没有孕激素的周期性作用令其定期剥脱排出,则增殖过度的子宫内膜就会向恶性病发展。我诊治的最年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年仅21岁,正是如花似玉的年华,令人痛惜!癌症的形成过程比较长,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理改变会表现为增生过长、前期病变、原位癌(早期)才到浸润性(晚期)。在这个病程中,有不少因素协同作用促进疾病
    童仙君 主任医师 2020-11-03 19:10:10
  • 目前,国内外权威指南都明确建议:子宫内膜癌患者,建议做基因检测,行分子分型。分子分型决定了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方案。请输入正文
    叶双 副主任医师 2022-07-25 19:42:20
1 2 3 4 5